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信息 > 学术论文 > 中国镁工业的结构调整有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镁工业的结构调整有助于行业可持续发展

  • 发布人:管理员
  • 发布时间:2010-05-27
  • 浏览量:940
【字体:
  中国镁业在过去的两三年中正在发生巨大和积极的变化,是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一个新的中国镁业。
  1. 原镁生产的能源结构、地区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能源结构:
  中国镁行业综合利用水平提高很快,发展循环经济效果明显。近3年,有50多家企业采用原来废弃的焦炉煤气、兰炭尾气作为能源炼镁,这部分产能大约已经占到总产能的60%以上,产量的70%以上。这一方面解决了资源综合利用的问题,降低了排放和污染,另一方面大大降低了能源成本,一定程度降低了能源上涨的风险,提高了产业竞争力。
  地区分布:
  中国原镁生产的地区分布开始发生变化,陕西省、内蒙古、新疆等能源条件好的地区正在成为新兴的原镁生产基地。在2009年中国原镁产量减少24%的背景下,陕西省的产量却增长超过70%,主要集中在榆林市的府谷、神木2县。榆林市煤炭资源丰富,其煤炭适于生产兰炭(半焦),是全国最大的生产基地。2010年1-3月,该地区的原镁产量增长了198%,显示出该地区正在成为新兴的镁产业基地,也是中国镁产业布局重新调整的一个标志。据尚轻时代不完全调查,该地区已经建成投产的镁厂有30多家,2010年产能将超过40万吨。尚轻时代估计2009年陕西省原镁产量约占全国的30%,而在2008年只占13%,2010年将会达到40%左右。这些企业都是以兰炭煤气作为能源。
  青海省盐湖集团利用盐湖资源的10万吨电解法镁项目目前已经完成可行性研究和设计,将于今年开工建设,预计2013年投产。该项目的运行,将会改变中国原镁生产的结构,带动中国镁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 原镁工业技术进步将使能耗及消耗进一步降低
  尽管煤炭价格整体趋于上涨,但是,中国镁冶炼企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降低能源消耗,抵消能源价格的上涨压力。2009年原镁冶炼平均能耗达到5-6吨标煤/吨镁。
  未来,中国镁皮江法冶炼镁的技术还将取得新的进展。由山西科德技术陶瓷有限公司研发的“可控式燃煤粉竖窑煅烧技术”和 “竖罐式蓄热还原炉技术”已经通过工业化试验,试验结果达到预期的良好效果。采用该项技术的生产线与现有金属镁企业的生产运营相比, 吨镁生产消耗能源折合标煤3-3.5吨;节电;节电约30%;节水25%;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的减排率达到70%以上;烟尘的减排率达到95%以上。该项技术已经取得2项国家发明专利,现在已经开始进行成果转化和技术推广。
  云海金属设计投产运行的竖式还原罐炼镁的工厂,自动化程度大幅提高,劳动生产率比传统工艺提高1.5-2倍。为今后镁厂大规模生产创造了条件。
  3. 镁企业一体化模式将是最佳选择和发展方向
  越来越多的拥有煤矿、电厂、焦化厂、兰炭厂、硅铁厂的能源型企业进入镁冶炼业,使得镁冶炼企业的成本控制力提高;同时,向镁合金加工业延伸和寻找新的低成本能源供应的镁冶炼企业也开始增加。董春明介绍,青海盐湖集团的电解镁项目也将于2013年投入运行。一体化和循环经济模式将是未来中国镁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将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成本控制能力会得到提高,稳定市场供应和价格的能力将会提升。镁业会更加适应以市场和用户需求定价的模式。董春明认为,今后独立的镁冶炼企业将会面临更多的挑战,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
  4. 镁工业重组和并购将有利于优势企业的成长
  中国镁企业的共赢合作意识在提高。镁行业重组和并购案例在增加。据尚轻时代了解,目前煤行业已经发生的重要的重组案例包括:
  --镁合金压铸企业可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南京云海特种金属股份有限公司组建巢湖云海镁业有限公司。在安徽巢湖新建设10万吨镁合金项目。
  --全球领先的镁合金及挤压生产商国际应用镁业(维恩克+Timinco)与镁及合金生产商山西东义集团结成战略同盟。
  --奇瑞汽车五矿集团(Minmetal Group)、盛盈合金属(Sinomag)合资组建镁合金零部件企业-德盛镁汽车部件(芜湖)有限公司(GMAC)。
  --中国领先的家电制造商TCL集团投资参股山西联合镁业。
  --全球领先的镁合金汽车压铸企业玛瑞丁公司(MERIDIAN)与上海汽车组建上海镁镁合金压铸有限公司。
  --山西闻喜银光、重庆市科学技术研究院、重庆科技风险投资有限公司、国家镁合金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达成合作意向协议,在重庆建设生产笔记本电脑镁合金外壳的镁合金板带材生产基地。
  --澳大利亚先进镁业(Advanced Magnesium Limited)与 河南柯威尔金属材料有限公司(Henan Keweier alloy materials Co., Ltd)组建合资镁合金公司。
  --多家中国镁企业正在进行私募股权融资和上市的准备,希望通过融资,实现跨地区的并购和重组。一些投资者和基金开始通过尚轻时代关注镁产业链投资机会。
  在不远的将来,中国镁工业能够出现更多的优势企业,成为稳定全球镁市场和镁业的中坚力量。

相关文章